国家卫计委拟新增的9种食药物质

发布日期:2018-03-15 作者: 点击:

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茎,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612g(干品)。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和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提供了铁皮石斛的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即食、煲汤、做菜、榨汁、泡茶、泡酒等。浙江部分居民每天平均食用量为56g(干品);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1521095371288727.png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块茎,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310g(干品)。天麻列入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的食药物质名单。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和云南省卫生计生委提供了天麻的传统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炖肉、炖鸡、素炒、加入火锅、天麻泡蜂蜜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1521095419191263.png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quefolium L.)的干燥根,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36g(干品)。西洋参列入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食药物质名单。山东省卫生计生委提供了西洋参的传统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切片泡水饮用、加工成细粉添入粥中食用、煲汤或直接烹制各种菜肴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1521095464937442.png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叶片,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1015g(干品)。杜仲叶列入日本《农产品等食品分类表》中的其他蔬菜类。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提供了杜仲叶的传统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杜仲嫩叶做菜、煮粥、杜仲茶或用杜仲叶汁做面条等,平均食用量为3-7.5g(干品);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1521095522334587.png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 )和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的干燥根,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930g(干品)。党参列入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食药物质名单。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和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提供了党参的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煲汤、煮粥、蒸米饭、煮菜、火锅用料、泡酒、制作党参脯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肉苁蓉。特指列当科植物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的带鳞叶肉质茎,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610g(干品)。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提供了荒漠肉苁蓉的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炖肉、炒菜、制作主食、泡茶、泡酒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930g(干品)。黄芪列入韩国和新加坡的食药物质名单。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和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提供了黄芪的传统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炖汤、炖肉、煮粥、蒸米饭、煮菜、加入火锅中直接食用,或用于泡酒、泡水、混合蜂蜜食用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灵芝。为多孔菌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 Karst.)和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612g(干品)。灵芝列入日本和新加坡的食药物质名单。资料显示,灵芝的主要食用方法为煲汤、泡茶、泡酒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成熟果肉,在《中国药典》中用量为612g(干品)。山茱萸列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食药物质名单。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和河南卫生计生委提供了山茱萸的传统食用历史证明,主要食用方法为煲汤、做菜或作为原料制作果酒、保健醋、果汁、蜜饯果脯、糕、果冻等;按照传统习惯正常食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本文网址:/news/1556.html

相关标签:西药产品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威门大健康商城新澳门原料网大全二维码药品不良反应收集
    威门大健康商城新澳门原料网大全二维码药品不良反应收集

贵公网安备 52011202003156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删除内容,谢谢!